http://www.appledaily.com.tw/…/article/new/20171009/1219123/
我來簡單翻譯一下 城邦媒體集團首席執行長的話,大概就是”我會輸是因為蝦皮他爸很有錢,雖然我做的很爛,但是因為我是台灣品牌所以你應該要挺我”
執行長認為問題最主要還是資金,「EC產業面臨的就是這種不對等、不公平、不合法的資金消耗戰」。的確,現在很多公司都沒有盈餘,都在讓募資的錢大筆大筆的燒,燒到再募,等他對手死光了他就贏了。
不過回歸最根本的問題,PChome該思考的是「如果PChome也擁有相同龐大的資金可以比拚,你能做的跟蝦皮、淘寶、亞馬遜一樣好嗎? 」這很像是問如果富二代沒了他爸可能泡不到妞,但是如果你變成億萬富翁還是娶不到老婆,你就知道你的問題有多大。
最讓我震驚的是以下這句---------「我們的UI、UX不夠好,我們的團隊,對供應商不夠友善,我們的行動App尚待改進,在這些方面,我們會持續努力,以提升服務水準,可是此時我們心中所想的是,我們會全力打一場本土網路平台的最後陣地保衛戰!」其實我看不太懂本土網路平台的最後陣地保衛戰是什麼意思,這句話有點抽象。多抽象? 就像他的APP的介面一樣抽象阿!!!!!
兩年了,PChome都沒有改變,甩掉那些什麼數據導購,搜尋區塊等等的UI/UX專業名詞,以一個有眼睛的普通消費者的角度,來比較淘寶、蝦皮跟PChome的介面,發現PChome根本是電子版的購物目錄而已,醜的要命不用說,我要找客服線上直接對談的按鍵都找不到,還有篩選條件只能篩選價錢的範圍我也是醉了。反觀一下蝦皮右上角按鍵直接跟賣家線上對話小框溝通,淘寶的以圖找圖,截圖直接問你要不要分享到朋友圈等等(太多功能我不多說),趨勢就是網路購物個性化,親自體驗一下他們的購物流程,就會發現真的不是因為只有錢。
為什麼電子商務的行動APP這麼重要,因為現在手機是幾乎可以替代電腦,在辦公室使用桌機或是筆電,回家追劇用PAD跟手機的比例越來越多。大尺寸或是大屏幕的手機逐漸侵蝕筆電的市占率。對於很多人來說,在划手機的黃金時段大概就是下班後、通勤中、上床前,直覺式的使用介面如果使用者第一次覺得很難用,就很難會給你第二次機會。這樣的情形在未來會越來越頻繁,APP介面越貼近使用者,就是最緊急也是最基本可以掌握的改變,所以我說感到很震驚,執行長說問題是資金,究竟要多少錢才能讓PChome突破思考框架?產品的本質都做不好,我們先不要講誰是本土誰喝洋墨水了好嗎?
以整體他有兩億八千萬個物件跟會員4000萬個會員數來說,PChome優勢還是很大的,背後龐大電子商務的數據,B2C+C2C流量的優勢、品牌力網路社群影響力等等,就看如何運用優勢領先對手了。
網路無國界,電子商務這一塊的競爭對手從來就不只是本土,PChome要有更大的格局,應該放眼走出國際,而不是想著如何防止別人走進來。